PMI回落幅度好于预期出口现见底迹象
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为53.1%,较4月份回落0.4个百分点。尽管PMI结束了之前连续5个月的涨势,但是回落幅度好于市场预期,并且依然高于50%,反映经济回升景气度不改。
考虑到季节性因素,市场此前预测5月份PMI或将大幅回落,不过真实数据的下滑幅度远小于市场预期。另外,PMI指数在连续5个月上升之后出现回落,也属于正常现象,经过前期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扩张,经济复苏的节奏开始趋稳。安信证券分析师指出,观察2005年以来PMI的走势,可以发现今年5月份的环比跌幅要明显低于历史平均水平,这显示今年5月份我国制造业活动可能处在进一步的恢复过程中,我国经济处在“V”形右侧的复苏过程。
从PMI指数的11个分项来看,只有购进价格指数、产成品库存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有所回升,分别由4月份的51.30%、44.80%和49.10%上升至53.10%、46.20%和50.10%。其中,新出口订单指数和产成品库存指数均已连续上涨6个月。其余分项指数均有所下降。
购进价格指数5月份环比上升1.8个百分点,很大程度上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有关。中金公司认为,购进价格指数上升显示通缩压力有所缓解,对于未来的居民消费额将形成进一步支撑。
产成品库存指数5月份环比回升1.4个百分点,但原材料库存却回落0.8个百分点。对此,国海证券分析师认为,产成品库存有所上升,可能受需求回升影响补库存所致,经过前期迅速的去库存化,目前库存已进入较正常的波动期。
值得一提的是,新出口订单指数自去年11月以来首次回升至50%上方,反映中国出口显著恶化的情况可能正在稳定下来,并有好转迹象。5月份港口吞吐量出现回升也暗示了出口的改善。
作为先行指标,PMI的走势预示着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。摩根士丹利执行董事王庆预计,接下来的月份中PMI将保持在50%以上。王庆特别指出,中国出口增速已经见底,贷款增速放缓将不再对经济复苏构成严重制约,中国GDP增速有望在今年逐季回升。